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确认初始成本怎么弄?怎么核算初始成本
在会计实务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而权益法的初始成本确认和核算一直是许多财务人员和会计学习者关注的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对于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那到底如何确认和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成本呢?接下来,之了君来和大家说一说。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确认初始成本怎么弄?怎么核算初始成本?
根据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投资方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对价。该成本包括购买股权所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承担的债务等。具体确认方法如下:
①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包括直接费用、税金和其他支出。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从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减去这部分股利后的差额作为初始成本。
②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为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③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通常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④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等于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⑤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
在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按初始投资成本确认。
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并将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2、会计分录: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后续调整:
在持有期间,投资方根据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业绩按比例确认相应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这一比例通常与投资方的持股比例一致。例如,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时,投资方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确认初始成本怎么弄、怎么核算初始成本的相关分享,可供阅读。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大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练习,以加深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果大家对于税务处理还有疑问,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