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
学习会计知识时,经常遇到些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知识点弄懂,考试中遇到相关知识点的题目就容易丢分。比如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更。那么,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下面,之了君给大家详细介绍。
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是会计准则中的核心概念。划分两者需关注定义、性质、因果关系以及表征。
会计政策变更,企业主动调整会计政策,旨在提升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会计估计变更则基于新信息或新情况,对原有会计估计进行修正。变更的性质及原因在财务报告中应有明确揭示。
1、定义与处理方式:
会计政策变更:指企业改变原有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坏账处理方法的转变或外币折算方法的改变。这种变更涉及会计收益或费用的重新分配,直接影响会计利润的计算。
会计估计变更:是对企业资产或负债价值进行的调整,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调整或短期投资计价方法的变更。这种变更基于资产或负债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的变动,不改变会计确认、计量基础或列报原则,而是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对数值进行更新和调整。
2、影响范围:
会计政策变更:通常影响会计利润的计算,因为涉及会计收益或费用的重新分配。
会计估计变更:主要影响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反映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最新理解。
3、判断标准:
会计政策变更:判断依据是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如果列报项目选择或指定的变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即使影响了数值,如果未引起会计确认、计量基础或列报原则的实质性改变,而是基于真实、可靠信息进行的调整,则视为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看了之了君的上述分享,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不管大家在学习会计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到之了课堂通过在线咨询系统直接询问在线客服老师。另外,之了课堂开设了各种会计类考证的培训课程,有进修想法的财会人员也可以到这里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