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实例说明
计划成本法是指,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分摊、按期结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期末将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呢?接下来,之了君将为大家详细讲解。
如何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时,具体步骤如下:
1.购入材料时
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验收入库
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3.发出材料
① 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② 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4.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举例】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L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900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320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乙公司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L材料3000000
应交税费——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0000
贷:银行存款3390000
同时:
借:原材料—L材料3200000贷:材料采购—L材料3200000
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采购—L材料200000贷:材料成本差异—L材料200000
在本例中,L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000000元,计划成本为3200000元,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200000元(为节约差异),应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通过上述之了君的信息分享,相信大家对计划成本法相关的知识点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还想深入学习更多更系统的内容,建议大家持续关注之了课堂,以提升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