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存货是什么意思?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在一些生产制造企业,存货管理这方面肯定是有相应的制度的。越是制度完善的企业,对于这方面的管控肯定也是越严谨。那么,到底发出存货是什么意思?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对此还不清楚的小伙伴,可以跟着之了君一起来了解一下。
推荐阅读:☞ 会计原始凭证是什么?会计原始凭证丢失怎么办
发出存货是指企业在某个特定时间将其存货确认发出,并以此作为其未来计算收入、成本与支出之重要依据。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成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储备的材料和物料等, 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以及自制存货成本等。
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要单独进行核算。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具体如下:
(1)个别计价法: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一致
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存货收发频繁时,工作量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特点:按照各种存货逐解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2)先进先出法: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销售或耗用)
收到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时,按照先购入先发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特点: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烦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日常发出只进行数量核算,月末才计算存货单位成本
①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x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②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
③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x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特点: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和发出存货成本,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4)移动加权平均法:每购入一批,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
①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 (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②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x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③本月月未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x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特点: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成本比较客观;但计算工作量较大,不适用于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
长按扫码关注“之了课堂会计实操上岗”公众号
免费领实操入门课程
以上就是关于“发出存货是什么意思?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的全部内容,想要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知识点,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到之了课堂来报班学习,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