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差异有哪些项目?与暂时性差异区别在哪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4-23 16:04:28

在会计与税务处理里,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是两大关键概念。它们既相互关联又存在明显区别,对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税务申报影响深远。要是分不清,企业可能会面临税务风险和财务数据失真等问题。那么,永久性差异有哪些项目?它和暂时性差异区别又在哪?接下来为您详细解读。

永久性差异有哪些项目?与暂时性差异区别在哪

一、永久性差异有哪些项目?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永久性差异项目:

1.税收滞纳金和罚款: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而支付的税收滞纳金和罚款,在会计核算中作为营业外支出,减少会计利润。但税法规定,税收滞纳金和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应纳税所得额需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这部分金额。

2.国债利息收入: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会计上确认为投资收益,增加会计利润。然而,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将这部分利息收入从会计利润中扣除。

3.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发生的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会计上计入营业外支出,减少会计利润。但税法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才能在税前限额扣除,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4.超过扣除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会计上全额计入管理费用等科目,减少会计利润。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 60% 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5‰。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5.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投资企业按照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增加会计利润。但税法规定,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才确认应税收入。因此,在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时,形成永久性差异,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减会计利润。

6.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一定比例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一定比例摊销。加计扣除的部分形成永久性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扣除加计扣除的金额。

7.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加计扣除。这部分加计扣除的工资形成永久性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扣除加计扣除的金额。

二、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区别在哪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一)产生原因

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导致的。例如,税法规定某些支出(如税收滞纳金、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而会计上会将其作为费用核算,从而产生永久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由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例如,固定资产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折旧,而税法规定采用加速折旧法,导致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

(二)能否转回

永久性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一旦形成,就会永久存在,不影响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暂时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暂时性差异会在以后期间转回。比如,上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产生的差异,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会计折旧额会大于税法折旧额,前期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会逐渐转回。

(三)对所得税的影响

永久性差异:只影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费用,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企业在计算当期所得税时,需要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将永久性差异调整出去,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暂时性差异:不仅影响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还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影响未来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由此可见,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差异显著。明确永久性差异的项目,清楚两者区别,对企业做好财务和税务工作至关重要。只有精准把握,企业才能合规经营、准确核算。希望本文能帮您理清思路,为实际工作提供有效助力。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