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3-05 15:56:45

大家在学税法知识点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行政强制执行这块内容。如果说对于相关的问题一知半解的话,是很难完成相应的工作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接下来,之了君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有关的信息。

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一、什么是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特定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手段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得到贯彻落实的一种执法行为。

其特点表现为:一是行政性,发生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由特定行政机关实施;二是强制性,基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作用,强行抑制相对人的意志,迫使相对人服从;三是执行性,旨在确保实现法律、法规或行政决定所要求达到的行政管理的目的和状态。这是行政强制执行最本质的特征。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2.划拨存款、汇款;

3.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5.代履行;

6.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三、什么情况下可能会被行政强制执行?

可能会被行政强制执行的情形如下

(1)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强制执行。

(2)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3)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

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含义以及执行的方式,大家可以参考如上之了君罗列的内容信息。当然,涉及的配套知识点信息还有不少,并不局限于上面之了君所提到的这些。如果说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到之了课堂来不断学习拓展。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