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是什么?有案例分析吗
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是什么?身在一些制造企业上班的会计人,相信应该都比较清楚,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需要财务人员监控。那么,到底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是什么?有案例分析吗?之了君带大家了解!
废品损失 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生的超定额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不包括:
①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②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
③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为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应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废品损失”项目。废品损失也可不单独核算,相应费用等体现在“生产成本”“原材料”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 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生产成本-回收残料价值-应收赔偿。
● 可修复的废品损失=修复费-回收残料价值-应收赔偿。
【之了提醒】废品损失计入生产成本(由合格品承担)。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①废品损失采用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时,要将废品报废前与合格品计算在一起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见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成本的分配)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从“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科目借方。如果废品是在完工以后发现的,单位废品负担的各项生产费用应与单位合格产品完全相同,可按合格品产量和废品的数量比例分配各项生产费用,计算废品的实际成本。
②废品损失采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时,废品的生产成本是按废品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的,不需要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
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废品损失,不需要计算其生产成本,而应留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不需要转出。
返修发生的各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其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科目贷方分别转入“原材料”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结转后“废品损失”的借方反映的是归集的可修复损失成本,应转入“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某工厂费用分配表中列示A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2 000元,直接人工1 0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资料如下: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直接材料定额100元,每件工时定额为20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5元、制造费用6元。
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回收残料计价200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5×100+5×20×5+5×20×6=1 600(元)
(2)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2 000+1 000+1 500=4 500(元)
(3)废品净损失=1 600+4 500-200-150=5 750(元)
长按扫码关注“之了课堂”公众号
领初级课程+题库
了解更多热点信息
以上就是之了君给大家分享的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以及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你有备考会计证书的打算,建议可以到之了课堂来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相关信息知识点。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会计实操课程,来提升自己的实操技能。